冯化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年导师
1930年,一贯与党有着频繁接触的鲁迅,发起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以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对于鲁迅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左联”是他斗争的根据地和阵营,他是“左联”的战士和主将。因为“左联”大多数是青年,他十分爱护青年,带领青年前进,同时也从青年身上受到鼓舞。
他经常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拿来捐给“左联”和其他革命团体,扶持革命的文学事业,资助文学青年和受难的战友,在《鲁迅日记》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左联”的许多成员和广大青年也都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
为了表彰鲁迅对中国文化事业的伟大贡献,寄托大家对他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上海的左翼文化、文艺工作者,于1930年9月17日,举办鲁迅50寿辰的庆祝会。而这个时候,由于鲁迅的革命活动,国民党正在通缉他,白色恐怖的阴霾密布四周,要办好这件事很不容易的。
事先,由一对当教员的夫妇访问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请她出面租借了一家荷兰西餐厅作会场。
史沫特莱1928年作为德国《佛兰克福日报》的特派员来到中国,从事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宣传工作。她从1929年末开始同鲁迅见面以来,常有书信往来,革命的友谊在不断加深。
这一次史沫特莱虽然明知租借餐厅一事充满着风险,但她还是勇敢地承担了任务。这一天,她心情兴奋,最早来到餐室的花园门口,和两个朋友一起,负责“放哨”和接待的工作。为了祝贺鲁迅的寿辰,她预先选购了一块上等衣料做件长衫,赠给鲁迅。
这次的聚会自然是秘密进行的,这一天傍晚,他和夫人许广平,抱着将满周岁的海婴,很早就到达会场。他神情兴奋,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常常站起来,向前来祝寿的人们握手、致意。
大约一共来了22个人,有作家、记者、演员、教师、中共的报纸编辑、中国红军后援会的代表等。庆祝会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他们一面密切注意街道上的动静,一面尽情地谈论着许多方面的斗争情况。
一位党的领导人代表“左联”向他致“祝寿词”,亲切地称呼他为“鲁迅同志”,相继讲话的有,刚从监狱出来的革命青年叙述狱中的斗争生活;党报编辑报告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战斗事迹……,拟在赞颂鲁迅50年来的辉煌业绩,祝愿他身体健康,为人民和革命多做贡献。
鲁迅自始至终仔细地倾听着,及时地把注意力转向每一个新的讲话人。最后,他站起来,平静地发言,从容不迫地讲述了一个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道路的故事。
他谈到自己本是学医的,但是不久就看到,中国的疾病大半是由于贫穷所致,而大多数医生却只花掉自己的时间去治疗富人的身心不适。而他却不愿意为了个人赚钱而用毕生精力去疗治富人的小病痛,希望能改造祖国的基础,做一个思想的传播者。他选中了短篇小说的形式去发表他初期的思想,因为阅读短篇小说的人总比阅读长篇大论的人多。他最后又感谢了大家的祝愿,并说不敢以无产阶级作家自居。他时刻都是谦虚的。
这一天,史沫特莱还在西餐厅的院子里,给鲁迅照了一张相片,作为庆祝会的纪念。
作为50寿辰庆祝的余波,9月25日,鲁迅和许广平携海婴去阳春堂照了三张相,在与海婴的合照上题写: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
字里行间,流露出晚年得子的欢欣与快慰。
为了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残暴行径做出反击,鲁迅冲破重重障碍,先后翻译出版了《毁灭》和《铁流》两部小说,《毁灭》为鲁迅自己译出,《铁流》是请旅居苏联的曹靖华翻译的。
这两部书的出版,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大事,也是1931年打破国民党“文化围剿”的辉煌战果,它记录着鲁迅和他的战友艰辛的劳作,是鲁迅对于人民革命事业和文艺事业的又一杰出贡献。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属于广大的劳苦群众,《毁灭》和《铁流》也应该为劳苦群众所有,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193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内山书店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售票员阿累,利用接班前的空隙,来到书店躲雨和看书。他抚摸着鲁迅译的《毁灭》想要买下来,定价是一块四角,他苦于钱不够,但又舍不得丢开。
这时正在书店内跟内山完造谈话的鲁迅,注意到这一情景,就走了过来,热心询问这个青年:“你要买这本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怪谈小说】《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阵问长生》《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庆余年:范府大宗师》《十九世纪女裁缝》【新思路小说网】《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渣攻改造,BE改写HE》《泰昌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