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兴趣广泛的奥斯特瓦尔德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物理化学家。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后入德国籍。1872年进爱沙尼亚多尔帕特大学学习,187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82年任里加工业大学教授,1887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教授,1898年兼任德国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杂志》主编等职务,190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化学总论》、《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问答》、《物理化学杂志》、《电化学史》、《科学伟人传》和《自然哲学》等。他的次子奥斯特瓦尔德也是著名化学家,是胶体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1.物理化学的创始人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化学动力学和催化方面的研究。
(1)用容量法、电导法等方法测定酸碱中和后的体积变化,然后提出稀释定律,率先将质量作用定律应用到电离上;创立了溶度积概念,即溶液中固体物质达到平衡时它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此外,还最初提出了指示剂的变化机理,例如酚酞在未电离情况下是无色的,电离成离子后显粉红色。
(2)创立了催化理论,给“催化剂”下了正确的定义———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物质。由于深入研究催化机理,他与哈柏共同发明了人工合成氨,还单独发明了氨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产硝酸,为大量创造硝酸开辟了途径。
(3)创办《物理化学杂志》,把物理学思想引入化学领域,有“物理化学之父”的美称。同时还积极支持新生力量,提拔新秀。
奥斯特瓦尔德因研究催化作用、化学平衡条件和反应速率等方面的贡献而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
2.父母亲支持他的“科学实验”
奥斯特瓦尔德出生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当时属俄国管辖,但奥斯特尔德的双亲都是德国移民的后裔。父亲是个手艺人,靠制作木桶为生;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细心照料着三个儿子。制作木桶并不是能赚钱的生意,他们一家一直过着漂泊的清贫生活。由此奥斯特瓦尔德的父母也悟出了一条道理:要想过得好一点,就一定要有知识。所以他们坚持让三个儿子都尽量地多读一点。也很支持儿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奥斯特尔德10岁时,父亲没有把他送入教会学校或古典式的中学。而是决定让他上一所新型的实验中学,这所学校的学制为5年。头一年开始学俄语,依次还要学法语、拉丁语,还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不过化学要到第五学期才开始讲授最后一。年还容许学习大学的一些教学内容。学校里配备最优秀的教师,实行的是感化教育和启发教学。因此,父亲的这一果断决定对他的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的创造天性和广泛志趣不仅未受到压抑,而且还培养了他未来作为科学家和组织者的素质和才干。
在实验中学,他头一年还是一个十分顺从的听话的学生,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后来,由于阅读形形色色的书刊,在他的眼前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在精神上逐步独立起来,开始比较自觉地、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和成长道路。
11岁时,他偶然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关于制作烟花的书,书中提到烟花的组成成分和一些化学名词,还写着化学表达式。这些累积在一起的奇怪符号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拿着这本书跑去问学校的老师,这些化学元素表达式是什么意思,但老师简单的回答并不能使他满意。他决定自己去研究一下,并亲自动手制作烟花。父母都很支持他的这一行动,父亲在地下室里开辟出一块地方,作为专门的实验室;母亲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供他购买硝石、硫磺和各种化学粉末,以及实验所需的器皿。他也设法去做些零工,赚一些钱来购买来更多的实验用品和书籍。他聚集了几个同学,开始了他们制作烟花的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他们的烟花终于做好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尽情地飞舞着,他也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兴奋,化学表达式在他面前变成了绚丽的火花,这种奇妙的感受是难以形容的。
试制烟花这一件事,在他的一生中的确是具有决定性的。他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通过印刷品保存下来,对后人都有着巨大的教益;另外,仅仅看书是不够的,还要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才能得到比书本所讲的还要多得多的东西;但是,要完成任何一件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科学的方法。在成功之时,他还体验到一种近于痛苦的深奥的幸福。这种幸福,恐怕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验到。他晚年发明的幸福公式,也许与此不无关系。
烟花制作成功以后,他又有一个新的想法:制作一枚火箭。这仿佛超出了他和他的伙伴们的能力,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使他们充满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制作出了一枚“火箭”,但这支形状奇怪的东西能否飞上天,还是个未知数。首要的问题是他们得找到一个发射架,不然火箭很可能横穿进邻居家的窗子。经过大家认真地讨论,他们决定在他家的烟囱里发射这枚火箭。最后,他亲手点燃了导火线,火箭一下子腾空而起,顺着烟囱飞向了天空。后来他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说“在一切困难面前,有一个原则是有用的:你想去做某一件事,但又没有把握,你会发现,最好的帮助是大声吹嘘:你将在某某时候完成这一业绩。这样,你就会责成自己正规地、持续地去作这项工作,而且你也会十分乐于承担这项任务。”
后来,他又迷上了照相,但是他手头什么照相器材也没有,一切都得从头做起。他用父亲装雪茄的空匣子作照相机暗箱,用母亲的观剧镜作镜头,用涂有药液的硬纸片作显影纸,拆下窗格上的玻璃作底板。在里加买不到的化学药品,他便设法用容易买到的物质制取。在其他人看来,这简直是毫无希望的可笑之举,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洗出了照片,他当时比燃放烟花还要兴奋。要知道,奥斯特瓦尔德取得的试验成功的时候,他还没有上过化学课呢!
奥斯特瓦尔德的兴趣相当广泛,他曾一度埋头于绘画,在邻近的药剂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混合颜料。这对他晚年研究颜色学很有帮助。他后期工作的风格和内容,都是由他年轻时代对周围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感受决定的,他首次听到震撼人心的音乐是在教堂举行的圣诞音乐会上,从此激发了他学习音乐的欲望,这种欲望由于父母的支持而得到极大的满足。音乐不仅使他得到了直接的艺术享受,而且也使他受到美的熏陶。音乐素养后来在他的科学工作和社会文化工作中都起了无形的作用。虽然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孩子,但是,他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各种实验和课外活动上,他的成绩因此一落千丈。本来是五年制的中学,他读了七年。而且到毕业的时候他也没能通过所有课程的考试,有一门俄语他没有及格。这样虽然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但却不能升入大学,因为这是俄国的领地。他只得又补习了半年俄语,最后在俄语老师的大发慈悲之下,算是混过了这一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