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71.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亚非两大洲国家签署《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大批亚洲国家摆脱了长期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中朝人民抗美战争和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给仍处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压迫和剥削下的国家及人民极大的鼓舞。非洲相继爆发反帝武装斗争,出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但是,帝国主义决不甘心失败。美国为了实现其侵略野心,积极筹划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军事集团,制造紧张局势,干涉他国内政。
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大亚非国家迫切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1954年3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倡议召开亚非会议。同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尼、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科隆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召开亚非会议的建议,得到了亚非各国的广泛支持。12月间,南亚五国总理在茂物会议上决定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两大洲的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自己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参加会议的除五个发起国外,还有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今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南越、也门(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参加。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与会。会议的宗旨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维护民族自决权。会议也广泛讨论了各国经济和文化合作问题。与会代表同意在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包括派专家、训练人员、供应示范用的试验工程和装备、交换技术知识、设立训练和研究机构等。
帝国主义者十分仇视亚非会议的召开。在会前、会中,它们施展各种手段,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和破坏。4月1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将要求国会通过新的“援助”计划,妄图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对某些与会国施加影响。美帝国主义者甚至在中国代表团包租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内安放了定时炸弹,企图用暗杀手段阻挠中国代表团赴会。当这些阴谋遭到可耻的失败后,美国又在与会代表团之间挑拨离间,他们利用亚非国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隔阂,力图挑起争论,使会议破裂。个别国家甚至把攻击矛头指向中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睡前阅读网【sqfwy.com】第一时间更新《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