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睡前阅读网sqfwy.com

1943年4月21日,调任军政部参议的方显绝搭乘运输机返回山城。

第9战区司令部下达军令,调86军副军长方日应于第10军担任中将军长一职。

1943年4月22日,方日应正欲启程前往衡阳,第9战区司令部却收到来自第10军第3师、预备第10师两名中将师长及麾下所有旅长、团长、营长联名抵制新任军长上任的信件。

薛姓上将勃然大怒,却又有种无力感,这封信意味着他如果强行安排方日应上任,导致的结果就是第10军这支‘泰山军’彻底分崩离析。

哪怕他贵为第9战区司令官,最近这两年也深得那位信任,也必然会因此事被那位训斥。

尤其是此时日军兵锋未明之时,素来刚愎自用心高气傲的薛姓上将也只能先忍下这口气,命方日应暂缓上任,留在潭州等待时机。

第10军再次成为没有军长的军队,其属下的190师也被勒令不得返回衡阳区域。

整个衡阳地区,可用于作战的部队,仅为第10军第3师、预备第10师以及衡山脚下的那支战功赫赫的工兵团。

4月24日,军政部高层察觉日军似有侵犯湘省之意,特意致电第9战区薛姓上将,叮嘱他‘由赣北直攻株洲与衡阳之情报甚多,务希特别注意与积极构筑据点工事,限期完成,以防万一为要。’

但薛姓上将不以为意,认为‘防线之敌未见增加,何来万一!’、‘惊弓之鸟的教训何其深刻!’

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军统各地情报站也纷纷报告‘日军有大规模调动迹象’,但三次潭州会战皆取得守土胜利的薛姓上将这次却近乎固执的没有引起丝毫重视,对战区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皆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直到4月28日,军政部再次发来急电:“有大量日军集结在鄂南一带,目前正有南移之迹象,随时会进攻潭州!”

薛姓上将这才意识到,日军是真的要对潭州动手了。

不过这时的薛姓上将依旧没有太过紧张,1942年年底第三次潭州会战大捷后,第9战区一年多都无战事,潭州人民过了一段太平日子,他相信这次他依然会胜利,日军依然会失败。

在薛姓上将的词典里,自大自负是不会存在的,他的自信是来自于万家岭,来自于三次潭州会战,无论阿南惟几还是横山勇,都不过是他手下败将。

4月30日,日军第5陆军航空军将司令部推进至江夏!

5月1日,横山勇抵达鄂南,设立湘省作战指挥部!

5月2日,横山勇向第11军发布湘桂作战命令!

5月3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田俊六将前线司令部移至江夏,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率部在岳阳附近集结完毕。

5月4日,在湘桂作战发起的前一天,有人问日本参谋总长东条小机中国军队的准备情况,东条小机说:“中国军队虽然估计到日军将进攻潭州、常德、以及浙赣地区,试图加强各个阵地,但其兵力分散,并未认真对待,更没有看到中国对于帝国即将发起的全面进攻采取从其他方面集中兵力的情况。虽然中国军队也担心帝国作战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规模的作战,但总体而言,他们对帝国的作战设想,至今没能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

日本人对第9战区的战前准备洞若观火,不说十分清晰亦有八分。

但薛姓上将却并不知道,为了发动‘一号作战’,日军大本营在1943年底就在国内进行紧急扩军,编组了14个独立步兵旅团调往中国战区,还成立了8个野战补充队随军作战,随时可补充部队伤亡。

此外,原拟调往东南亚战场的第3、第13师团等仍留在中国战场,日军此次直接用于湘桂作战的兵力超过25万人,几乎是37年淞沪会战投入的总兵力,虽然很多是国内扩军招的新兵,战斗力远不如昔日,但也绝不是相同数量下的中国军队所能抵挡的。

从开战以来,每次大型会战,中方兵力都至少要在其两倍以上,才有鏖战数月的可能。比如徐州会战,日方投入20万人,中方却投入了60万;又如江夏会战,日方投入18万,中方集结全国兵力,投入超过50万。

而这次,薛姓上将却是不知彼也不知己!

1942年初,为打通滇缅公路,中国组建远征军,军政部从第9战区抽调了第15、第19两大主力集团军到滇省,到1944年初,又再次将7个军调入印缅战场,第9战区已由巅峰时期的40万降到不足30万了。

哪怕就是加上四行团这种被那位严令搁置的特种步兵团,第9战区内可战之兵满打满算也就30万。

30万对25万,这应该算是中日双方在大型会战中兵力最接近的一次了。

但就是这样,第9战区也依旧还有机会!

虽然唐刀已经根据目前战区部署,知道第四次潭州会战必然会失利,也知道衡阳必然会有一战,但想到潭州城内的数十万民众,他依旧还想做出最后的努力,在4月底给自己在潭州的一位好友去电,再次阐述了自己对当前战局的判断。

不是谢近元,也不是老郭同志,这两位虽然在这些年因为战功获得升迁,但由于受到唐刀的牵连,两人已经被排挤出第9战区的核心圈,别说给那位薛长官谏言了,就是连他的面都鲜得一见。

那是唐刀结识不到一年的一位朋友,年龄相差不大,意气却是极为相投。

唐刀在闲暇之余曾携带妻儿去往潭州,老上司谢近元听说后,特意接待他,并专门邀请了自己在第9战区的好友赵子立介绍给唐刀认识。

能和谢近元这样的人成为好友的人,自然不是普通人。

赵子立,豫省人,1908年生,结识唐刀时年方不过35岁,却已经和谢近元一样挂着一颗将星了。

而且这位年轻的少将可没有丝毫家族背景,其18岁就加入西北军,19岁考入黄埔军校,跟随过郝梦龄、关麟征等名将,既是实战派又是学院派,从第9战区的上校参谋到参谋科长再到少将参谋处长,可谓是不断被重用。

唐刀和其相谈甚欢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这位在1943年年底就将升任为战区参谋长,也不是这位是‘天炉战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不完全是他将是湘桂会战之前第9战区对战局研判的最清醒者,而是通过交谈,发现他极有主见,从不人云亦云,

唐刀来到这个时代,固然是希望靠着自己对历史脉络清晰的认知在这个时代改变一些什么,很多人如果不是因为他,结局甚至早已注定。

但唐刀是个正常的人,人在这个世上,不管友情爱情,其实都不过是在求同,在万千人中寻找和自己志趣相投之人。

比如张将军,他豪迈、热血,具备最纯粹军人的气质,这点就和唐刀曾经的那位大队长极为相似,所以唐刀和他成为朋友兄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注定名垂青史的名气。

而这位名叫赵子立的年轻将领,其身上的某些特质,唐刀也极为欣赏,两人年龄也不过差了7岁,从年龄段上来说算是同一个时代之人,相谈甚欢的模样,把主请客的谢近元都搞得有点嫉妒了,笑着说:“还是年轻人能说到一起去,我这个老头子都快插不上嘴了。”

其实,谢近元此时也不过才38岁罢了,比唐刀也不过才堪堪大了10岁,只是在军中多为副职,又在租界被困2年,曾经的飞扬洒脱也被磨砺得沉稳老练,话自然就少了些。

唐刀和赵子立两人也谈及过世界战局的变化,唐刀有意识的强调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他们若还想守住东南亚的宝贵资源,那打通大陆交通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至于其他的唐刀不用多说,他也相信以这位对战局的把控能力是能在豫省之战结束前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虽然曾经的时空中,年轻的中将参谋长就是因为谏言而被薛姓长官冷落发配,可这已经是最坏结果了,这个时空或许有了唐刀的加入会发生点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汉唐风月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历史 连载 1074万字
1949我来自未来

1949我来自未来

堂皇的荒唐/迪恩兰德
二战结束,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形象化的梦幻未来,被全国人民当口号喊了出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饭前葡萄酒...本书1-424章由原作者堂皇的荒唐所写,425章至最新章由迪恩兰德续写完本。正能量中国梦小说暴爽出击!治愈身心,励志人生的爽文奉献中!主角自由穿梭在一个甲子之间,时空贸易拉动新中国工业跳跃式发展,看中华沧桑巨变全面腾飞,赶英超美只争朝夕。
历史 连载 760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历史 连载 4434万字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历史 连载 6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