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之间》转载请注明来源:睡前阅读网sqfwy.com
若兰从来没有操办过任何一场婚礼,以往她对这样的环境充满了恐惧,就是给朋友做伴娘,浑身也是不自在的。
和绿芬的性格不同,她从来不争强好胜,自己这样的出身,也没有什么争强好胜的机会。能够成功入职卢燃那个公司,都是绿芬从中帮了大忙。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绿芬要把她塞到卢燃那去,可能是怕她在北京遇人不淑吧。有熟人照应着,至少不受欺负。梅建国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在外面会受人欺负。若兰从小也特别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否则也不会到了这把年纪,还没吃过亏了。
她学历不高,可以说高中时期根本就是个不爱读书之人,但是写得一手好文章是真的。基本上她的作文就没有不满分的,老师都是象征性的扣个3到5分,怕别的学生不好想。但是转而都会夸她,没有哪一句写得不好,都好。
若兰从小崇拜的人,除了奶奶,就是绿芬了,她们两个组合成了妈妈的角色。
十多年前,绿芬风风火火的带男朋友回来过年,爸爸也带她去了趟北京,说是想北京的乡亲们了。
那时候她还小得很,快上小学了。换了一个城市,还是很胆怯很羞怯,只好每天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走来走去的。爸爸在就是爸爸,绿芬在就是绿芬。
她只知道卢燃叫叔叔,或者表姨夫。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见一面也忘了。
二十多岁的男孩子,很多也没有长开,他跟绿芬回来过年那次,应该是大学三年级,两个人手牵手的,好不恩爱。
过了一个春天,又过了一个春天,春来春去春又回,从来没有听说绿芬嫁给他了。
常年累月下来,表姨绿芬成了远近闻名的知识女性,就连梅建国也常常夸赞这个北京表妹简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且没有半点架子。
梅建国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绿芬是家族里第一个研究生,后来好像还读了博士,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读完,从美国回来了。
北京的四合院儿拆得悄无声息,他们一家也没声张,默默搬到四环外,过几年,在老地方附近买了现成的房,就是若兰现在的寓所。若兰是和绿芬的父母同住的,一方面老人需要有个照应,绿芬常年奔波在外,表叔表婶身体还很硬朗,没到需要找保姆的时候。况且,每天有个家可以回,而不是住出租屋,也是对她的一种保护,所以不知道人,都以为若兰是北京长大的姑娘。
老唐家只有绿芬这一个女儿,以前学习成绩不好,北京孩子,学习就跟玩似的,玩成什么样是什么样,老唐家只希望闺女开心,没别的要求。直到玩着玩着有天玩到了武汉,玩到了梅建国的母亲二婚的那次婚礼,她才立定心志要考个好的大学。梅建国对皇城根儿的高考政策是羡慕不已的,他对绿芬说,生在中国就要报效中国,B大是最好的大学,你一定要考上啊!
其实这句话他对谁都说,但只有小表妹绿芬从心里真正的记住了,并且实打实的去做了,那时候,她明明离B大最远,只是还有三年的时间准备高考。每当想念表哥的时候,她就认认真真的去刷一道题。没想到最后她真的以优异的成绩被B大录取了,读的经济学。
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绿芬赶忙给表哥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邀请他再来北京玩。那时候若兰已经有三岁了。等到表哥再带她过来,已经是三年以后。
唐父唐母早就看出了一些端倪,碍于女儿年纪尚小,不敢明说,他们也知道,绿芬有点那个意思,但梅建国并不是那样的人,当初也只希望他作为哥哥能辅导一下妹妹的功课。
果然名师出高徒,绿芬在梅建国的指导下点石成金,一跃成了这条胡同里的女状元。
左右邻舍都夸唐父唐母好福气,养了个女儿这么有出息,可是人前面子大,人后面子小啊。这个家里,什么都是绿芬说了算,她是未来的顶梁柱。学习上,她是没有让父母再操什么心,后来一路保送研究生,也谈了对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夏梅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