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化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批判的杰作《复活》
世界观的“激变”对托尔斯泰的创作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他甚至走到了否定艺术的地步。做出了舍弃文学的惊人决定。这使许多人感到不安。屠格涅夫临终在给他的遗书上写道:“我的朋友,回到文学活动上来吧!……俄罗斯大地的伟大作家,答应我的请求吧!”托尔斯泰这时虽然已把主要精力都用到哲学研究上,但是,生活本身向他提出的课题,以及用艺术反映这些重大课题,表达自己新的观点的愿望,都在召唤他回到艺术创作上来。
因此,他在除创作充满宗教道德倾向的政论性作品和民间故事的同时,还写出了剧本《黑暗的势力》、喜剧《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尔奏鸣曲》、《哈泽·穆拉特》以及抨击资产阶级颓废艺术的文艺论著《艺术论》等。这些作品和论著进一步显示出了巨大的艺术力量和战斗力量,但也使托尔斯泰在世界观中的弱点暴露无疑。
托尔斯泰在对世界观的转变和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中越来越渴望写一部长篇小说,这使他想到了检查官柯尼于1887年给他讲述的一个真实的诉讼案件。当时,托尔斯泰对柯尼讲的故事很感兴趣,并劝科尼照它的原样写下来。事隔两年,也就是1889年底,作家知道科尼并没有写,于是决定亲自动手,写下了以道德忏悔为中心的《科尼的故事》的初稿。但他对这部初稿很不满意。此后,他一直为自己寻找不到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而苦恼。他的创作踌躇不前、数易其稿、前后迥异,最后终于演变成了不朽的,以对社会空前批判而著称的创世杰作《复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