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睡前阅读网】地址:sqfwy.com

看得出来,昭宗还是有一些作为一个贤明君主的必要条件的。特别是昭宗生得身材魁伟,举止端庄,眉宇间英气逼人,按当时的话说,就是颇具帝王龙凤之姿,所以“即位之初,朝廷内外欢欣鼓舞。”而此时,昭宗还真有个好机会或许能让他有所作为。

须知晚唐时期,皇权旁落的两大原因,一个是地方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另一个就是宦官专权由来已久,这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唐朝廷。

而在李晔刚刚继位后的这个时候,藩镇的势力固然是越来越大,当然短期内怕是难以动摇的了。但是宦官专权的局面则已经有所减弱,如果李晔能够抓住机会,还是很有可能重掌中央大权的。

其实宦官之所以能够专权,乃是因为宦官集团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兵权。这一权柄,自打肃宗时期,就牢牢地被宦官集团所掌握,后来在神策军成为大唐禁军的绝对主力后,由宦官担任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就成了大唐中央政府的实际当家人,甚至可将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故史书上有“弑主立君,出于中尉,生杀予夺,决于北司”之语。

然而,在这个时候,虽然大宦官杨复恭在名义上还担任着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这个中央禁军的最高官职,但是实际上这支军队已经没有了,实际情况也就是杨复恭成了光杆司令,已经没有军容可观了,这也为李晔这个大唐天子从宦官集团手中夺回兵权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个机会的出现,还得感谢黄巢和田令孜。在黄巢攻入长安前夕,田令孜带着僖宗匆匆而逃,身边只带了五百神策军。当时戍守在关中各地的数万神策军,因为找不到统属,纷纷乱作一团,于是凤翔节度使郑畋也就趁机将这数万神策军招致麾下。这样一来,原来的那支由宦官掌控神策军也就不复存在了。

田令孜深知兵权的重要性,于是到了西川后,又开始重新组建神策军,招募新军五十四都,共计五万四千人,神策军之军势骤然又起。然而,到了光启二年(886年),田令孜用这支军队跟王重荣争夺盐利,结果被王重荣和李克用的联军打得一败涂地,只好裹着僖宗二次逃跑,这支新组建的神策军再度灰飞烟灭,那么理所当然的,田令孜重建中央禁军的计划到这个时候也就彻底失败了。

在这之后,僖宗命杨复恭代替了田令孜的所有职务,也就使他成为了中央禁军的领军人物。然而,杨复恭拿到手中的兵力其实十分有限,而他个人的威望又更有限,比不得杨复光,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成为像田令孜一样强势的人物,于是李晔一即位,立刻就趁机在其后重组禁军时,不动声色地分了他手中的兵权。

其实说起来,李晔和杨复恭的关系也挺有意思。按唐朝惯例,诸王是不得参政的,但在僖宗逃往成都时,由于百官未集,人手短缺,所以当时作为皇七弟的李晔才有参与朝政的机会,甚至“握兵中要”,虽然说在那个时候他也就是占个位子,真正的大事小事都没有他作主的份儿,但却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和杨复恭有了接触,而且似乎关系处得还非常不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僖宗病危,杨复恭才力排众议,一手将李晔扶上皇位。

当然,追根究底的话,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两个人都恨田令孜。杨复恭作为杨复光的弟弟,在田令孜得势的时候一直受其排挤,所以对他心怀怨恨。而李晔在跟着哥哥僖宗向成都逃亡之时,因走得太急,连匹马也没有,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连鞋都给跑丢了,累得口吐白沫,实在没了力气,可他刚想躺在地上喘口气,就被田令孜赶过来抽了一马鞭,催他继续赶路。李晔当时显然惹不起田令孜,只得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吞,但人都是记仇的,尤其是少年人,于是这口怨气就一直积在他的心中,这也让他和杨复恭找到了交好的共同点,简直成了同志加兄弟。

然而在李晔被杨复恭扶上皇位后,却非但不感激他,反而对杨复恭的专权行为十分地憎恨。这事情说不上什么恩将仇报,因为李晔自幼好读书,深明宦官专权祸国的道理,再加上从小到大,在皇宫里目睹的这些宦官的霸道行为,从心底里就对所有的宦官都不信任,杨复恭也是宦官,那这种不信任之中当然也包括杨复恭。

李晔这些年也算历经颠沛流离之苦,居然明白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所以在继位之后,立即就在京师开始大规模募兵,人数高达十万人之众,重新组建起一支庞大的中央禁军。而此时的杨复恭虽然是左军中尉兼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在名义上总领禁军,但这支军队却不是他一手创立的,所以也不听他的指挥,而是由李晔自己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这样一来,禁军的大权就由宦官集团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中,这是在整个僖宗一朝都从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形势对李晔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十几万的大军,本身来说就是个使人震骇的数字,而此时的李晔,毕竟还是名义上大唐帝国的主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同时也还有很多忠于他的朝臣,还有很多支持他的地方势力,因此,只要他能有效地指挥他的军队,利用国内诸侯间杀伐不断的大好时机,打赢两场大仗,重塑天子威严,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一扫中唐以来皇权的颓势,达到他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雄风的目的。

说来也巧,在李晔刚刚组建成这支军队不久,这样的好机会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

人在老家,网线还未“免费升级”,爆卡而且时不时掉线,尽量赶在24点前再更新一章,让大家久等,实在抱歉。

第026章担忧蝴蝶

李晔接连得到的机会,主要有两个,一是陈敬瑄和田令孜兄弟在西川跋扈,李晔将之视为叛逆,派宰相韦昭度率军讨伐;二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吃了败仗,朱温、赫连铎和李匡威等地方强藩联合起来请求朝廷讨伐他。

前者前文有述,韦昭度这个文人宰相贪生怕死,几乎可以说白白将西川乃至整个蜀地拱手送给了王建。而后者,则正在进行当中。

李晔被张浚这个眼高手低的大忽悠哄得自信心爆棚,决心下定:打!

不过作为皇帝,定下大政方针也就是了,其他什么调兵遣将、准备军械粮草、协调各镇军队之类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操心了。于是李晔略一空闲,就想起“害死”先帝的医学博士王弘还在狱中,杀或不杀都还没做决定,便打算把这件事办了,好歹也是给先帝的一个交代。

没料到李晔一打听,才发现王弘这个人不好杀,主要是背景惊人,其曾祖父乃是前太仆令、号启玄子的王冰。王冰这一家乃是世代名门,号曰太原王氏。什么门生故吏、姻亲至交,可以说遍布天下,在文人士子之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此一来,这王弘就成了烫手山芋,杀了也不好,不杀也不好。

本来就皇威不振,得罪天下有数名门的事情自然不能随便干。于是李晔一看事情不好处理,干脆就往下面一推,让宰相们合议。宰相们自己就大多出身名门,自然更不肯得罪士林望族,于是很快做出决定:王弘流放云中。

这个决定其实很有猫腻。首先,云中乃是赫连铎的地盘,赫连铎现在对朝廷表现得似乎还是很恭顺的,把人往他那里一丢,他应该不会亏待;第二,赫连铎是吐谷浑人,就算真是犯了傻,把王弘给杀了,或者照顾不周死了,那也是人家蛮人不懂事,跟他们诸位宰相无关,天下士林如果不满,麻烦大家去骂死赫连铎,诸位宰相一点意见都没有;第三,云中离王弘老家太原也不算远,他家中势力也许还可以因此对他照顾一二,如此王家也要承宰相们的一份人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小兵哥
称霸非洲十几年的骨灰级雇佣兵龙战,一夕之间穿越美剧《海豹突击队》成了最强海兵。这才只是开始!边境偶遇特种兵庄严、招个送货工人叫冷锋、猎人学院高薪请做教官、与爱狗狂魔基努里维斯一起暴虐黑帮、索马里黑鹰事件一战成名……各种熟悉的影视剧剧情一幕接一幕惊现,龙战迎接一个一个挑战,踏上了属于他的传奇之路。
历史 连载 377万字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小说关键词:数风流人物无弹窗,数风流人物txt全集下载,数风流人
历史 连载 1344万字
顽贼

顽贼

夺鹿侯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历史 连载 379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历史 连载 13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