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神话故事(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睡前阅读网sqfwy.com
孟姜女
古代秦始皇时候,有个女子叫孟姜女,嫁个丈夫叫万喜良。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可惜结婚才一个月,官府就征万喜良去当差,并且限期很紧,立刻就得动身。到哪儿去呢?北方荒凉地带。去干什么呢?修筑万里长城。多长时候可以回来呢?谁也不知道。当时各县各村都征人,人数成千成万,万喜良是其中的一个。
这真是个晴天霹雳。没出这件事的时候,一家人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公差一上门,好好的一个家被拆散了。公差凶极了,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孟姜女又是怕,又是恨,心慌意乱,一时也不知道怎么样才好。她跟着公婆送丈夫到村口,那里拥挤着很多人,送人的,被送的,都含着眼泪。她恨时间太短,她有说不尽的话:身体要保重啦,冷热要留心啦,常常捎信回来啦,能回家的时候赶快回家啦……说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公差催着赶快走,送行的这才跟上路的分开,却还是我追着望望你,你回头看看我,直到彼此瞧不见影儿。
孟姜女跟着公婆过日子,体贴地侍奉公婆,像丈夫在家时候一样。公婆见孟姜女这样,心里也就得到一些安慰。
可是万喜良一去就杳无消息。孟姜女时常到村口去看,希望过路的人给捎封信来。好容易遇见几个从北边来的人,问他们见着万喜良没有,他们都说不认识。孟姜女又时常抬头望天空,希望鸿雁落下来,脚上带着万喜良的信。可是一群群的鸿雁飞过去,远了,一只也没落下来。万喜良在外头怎么样呢?
累了怎么休息?病了有谁照顾?是不是平平安安地在那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孟姜女这样想想,那样想想,心里越来越不安定。跟公婆说起,公婆也只说惦记得要命,对着脸唉声叹气,谁也没有好主意。
一晃几年过去,看看这一年又到了冬天。猛烈的西北风刮起来,吹到脸上像刀削似的。孟姜女知道丈夫在北方,北方的风还要厉害得多。那里不但风大,而且满地冰雪。寒风和冰雪围住丈夫,他带的几件衣服早该破烂不堪了,那怎么受得了?他怎么能得到新的寒衣呢?他没法得到,除非自己给他做。他怎么能穿上自己给他做的寒衣呢?他没法穿上,除非自己给他送去。
孟姜女就动手做寒衣。剪刀忙忙地裁,针线密密地缝,只怕穿在身上不够暖和,絮得特别厚。她一面做,一面祈祷北方的寒风吹得轻一些,天气冷得差一些,不要跟丈夫为难。她一面做,一面默默地跟遥远的丈夫说话,叫他忍耐几天,自己正在为他做寒衣,做完就给他送去。
公婆也很惦记儿子,自然愿意给儿子送去寒衣,只愁她不认得路,不知道儿子在什么地方,送不到。
她回答公婆说,她不知道丈夫在什么地方,可是知道那个地方总在世间,秦始皇能把丈夫派到那个地方,她就能找着那个地方。公婆听她说得有理,等她完工,就叫她即日动身,快去快回来。
她背起包裹,包裹里是亲手给丈夫做的寒衣,辞别公婆,就起程了。一路上鸡鸣赶路,日落投宿,一直往北方走,她知道只要方向不错,总能到达丈夫所在的地方。
有时候是漫山遍野的风,飞沙走石,天地昏黄,她几乎站都站不住。可是她顶着风前进,心里想,移动一步就靠近丈夫一步。
有时候是成朵成团的雪,满地银白,路滑难走,她几乎步步要摔跤。可是她步步踩稳,心里想,要把寒衣送给丈夫,决不能摔坏了身子。
有时候找不到投宿的人家,她就在破庙里或是路旁的凉亭里住下。夜间比白天更冷,她没有铺盖,就抱着包裹取暖。想想结婚以后一个月的恩爱,想想秦始皇的蛮不讲理,想想一路上的艰难辛苦,想想找着丈夫时的欢乐,不免翻来覆去睡不着。有一天晚上,她又住在一个凉亭里,瞧见地上一片白,好像铺了一层浓霜,抬起头来,天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她望了一会儿,左思右想睡不着,随口编成两支小曲儿:
月儿圆圆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
哪怕万里迢迢路,送与寒衣是侬情。
月儿圆圆亮光光,孟姜女恨透了秦始皇。
要筑长城你自己筑,为何害我喜良郎?
唱了几遍,倒睡着了。梦见丈夫就在面前,他穿上新的寒衣,连声说好,又说:“咱们回去吧,从今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再不分开了。”她快活极了,站起来就走,却摔了个跤。醒来一看,怀里还抱着包裹,天上的月亮稍微偏西了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舒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睡前阅读网sqfw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