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
在河南省虞城县王集乡仓颉小学的后边,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名叫“仓颉墓”。这就是我国文字的发明者仓颉葬身的地方。墓前有一座大殿,那是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仓颉修建的。殿门两边有两根大木柱,上面有一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这古老的坟墓和大殿,至今仍一年四季招引着各地的游客。
传说,仓颉小时候,是个很有心计的孩子。他沉默寡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喜欢追逐嬉闹,但却对什么事情都爱动脑筋。他问大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地上为什么会长树?鸟为什么爱在空中飞?鱼为什么总在水里游……有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他心里非常高兴。而当有些问题连大人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时,他就皱着眉头自己想。久而久之,他知识丰富,被人们称为“最聪明的人”。谁要是遇上闹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他。
仓颉慢慢长大了,他的名声也被越传越远。后来传到了黄帝的耳朵里。黄帝亲自找到他,当面问了他许多事情,他都对答如流。最后,黄帝问:“你小小年纪,为什么懂得这么多东西?”他说:“这就是我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别人一告诉我,我就记在心里了。”黄帝夸奖他说:“你真是好记性。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像你这样聪明的人。”那时候为了避免灾难,寻求平安,大家就虔诚地祭祀天地鬼神,希望得到诸种神灵的饶恕和恩赐。黄帝是一个贤德的国君,为了使百姓得到幸福,对祭祀一点也不敢马虎。黄帝对仓颉说:“我掌管天下,事情太多,生怕有时忘了祭祀,给人们招来祸灾。我想选一个记性好的人,把一年里所有祭祀的事情都记住,以便随时提醒我。但选了很长时间,都没选着一个合适的人。今天见到你,总算找到了一个我最满意的人。你就跟我当一个掌管祭祀的官儿吧。”仓颉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仓颉虽然聪明过人,但因为“神”的名目繁多,祭祀和仪式又不一样,祭祀的次数也数不胜数,单凭一个脑袋,很难把各种季节里要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全部熟练地记下来。他想:黄帝是为天下人造福的,如果因为自己记忆的错误而给黄帝造成过失,为天下人惹出灾难,该是多大的罪过呀!我应该想法把每次要进行的祭祀都记得准确无误才是。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仓颉对祭祀记得很认真,黄帝对他很赞赏。一天,黄帝来到仓颉的住所,见屋里有许许多多的绳子,结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疙瘩上还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黄帝问:“你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他说:“我这是对各种祭祀活动做的标记。有大的祭祀,我就结个大疙瘩,有小的祭祀,我就结个小疙瘩。这样,到该祭祀的时候,我可以随时向您提醒,再也不会遗漏。”黄帝问:“那为什么还涂得花里胡哨的?”仓颉说:“这是为了区别一年四季。春天里的祭祀,我就用黑色做记号;夏天里的祭祀,我就用绿色做记号;秋天里的祭祀,我用黄色做记号;冬天里的祭祀,就用白色做记号。”黄帝点点头,笑了笑,问:“要是发生在同一季节里而又同样大小的祭祀,你怎么区别?”仓颉说:“现在我发愁的就是这个,所以有的祭祀就被我搞错了,该用羊祭祀的,我却准备了牛,该用鱼祭祀的,我却准备了鸡,该用谷物祭祀的,我却准备了肉食。”黄帝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想出个更好的办法,把每一次祭祀都记得准确无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睡前阅读网【sqfwy.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外神话故事(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