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在韩暹、杨奉等人的护送下,逃离长安,回到东都洛阳。当时在许昌的曹操,想迎接献帝以达到“挟天子令诸侯”的目的。但他的手下竭力反对,以为:“崤山以东还未平定。韩暹、杨奉等人,又倚仗护驾有功,骄横跋扈,不能够一下子就把他们制服。”
荀縠说:“从前晋文公重耳接来周襄王,诸侯纷纷响应;汉高祖为义帝服丧,天下人心归附。自从天子流落在外,将军率先倡导义军,只是因为崤山以东变乱尚未平定,还来不及远行迎接圣驾。
如今献帝车驾返回洛阳,然而旧都荒芜,义士百姓无不感慨。如果您真能借此良机,满足大家的期望,前去奉迎天子,是最顺应潮流的;以大公无私感服天下人心,是极重要的策略;扶助朝廷,弘扬大义,招揽天下英才,是非常了不起的德行。这样一来,即使四方还有叛逆,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韩暹、杨奉之流,有什么值得顾虑的?若不赶紧决定,让别的豪杰生出奉迎的念头,先走一步;以后哪怕再费心机,也来不及了。”
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往西,到洛阳迎接献帝。但是董承等人扼守险要阻拦,使曹洪不能前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力最强盛,只是缺少同伴援助,就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说:“我对将军闻名已久,仰慕您的义气,愿意跟您推心置腹。如今将军在危难之中救出天子,护送回旧都洛阳,护卫天子再加上辅佐朝廷的功勋,盖世无双,难以用语言形容!
现在,各地的强盗扰乱中原,天下不得安宁,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君主的平安,而主要靠辅佐的大臣。必须让众多贤士一齐努力,才能扫清君王道路上的障碍,这绝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
身体与四肢,是互相依存的,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成了残废。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大政,我则在朝廷之外援助;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成就大事。我们应该紧密团结,生死与共。”
杨奉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对将领们说:“兖州刺史曹操的军队,近在许昌,有兵有粮,朝廷正应当仰仗他们的支援。”于是他和将领们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睡前阅读网【sqfwy.com】第一时间更新《政治故事与趣味》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